男女主角分别是陆衍叶芝的其他类型小说《我的理想型,是凶手的死亡清单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醉酒甲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你…你不该…轻视…这份爱…”声音断断续续,透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和…委屈?“她们…很美…不是吗?每一个…都像她…或者说…像你希望她成为的样子…苏晓雯的头发…林薇的咖啡…陈珊的舞步…难道…你都忘了吗?”“还有…苏晴…”听到这个名字,我的心脏猛地一缩。“她…她也为你付出了很多…很多…你不知道…那个实验室…很冷…你知道吗?冬天的时候…暖气总是坏…她每天对着镜头…说‘我很好’…你以为…她真的很好吗?”“她是在等你…等你发现…等你救她…可是你…你却在否定一切…你否定我…否定她…否定这份…用血和骨头…为你拼凑的…爱…”声音越来越激动,语无伦次,最后变成一种近乎哽咽的低吼。“你不能这样对我…不能…”音频戛然而止。我坐在椅子上,浑身冰冷。他失控了...
《我的理想型,是凶手的死亡清单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你…你不该…轻视…这份爱…”声音断断续续,透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和…委屈?
“她们…很美…不是吗?
每一个…都像她…或者说…像你希望她成为的样子…苏晓雯的头发…林薇的咖啡…陈珊的舞步…难道…你都忘了吗?”
“还有…苏晴…”听到这个名字,我的心脏猛地一缩。
“她…她也为你付出了很多…很多…你不知道…那个实验室…很冷…你知道吗?
冬天的时候…暖气总是坏…她每天对着镜头…说‘我很好’…你以为…她真的很好吗?”
“她是在等你…等你发现…等你救她…可是你…你却在否定一切…你否定我…否定她…否定这份…用血和骨头…为你拼凑的…爱…”声音越来越激动,语无伦次,最后变成一种近乎哽咽的低吼。
“你不能这样对我…不能…”音频戛然而止。
我坐在椅子上,浑身冰冷。
他失控了。
我的反击奏效了。
那些否认和轻视,刺穿了他病态的自尊心。
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掌控一切的导演。
他急于辩解,急于证明,甚至…流露出一丝祈求被理解的脆弱。
实验室很冷…暖气坏了…这个细节!
苏晴的视频里,有几个冬天的片段,她确实穿得很厚,背景里似乎有白色的霜气。
他知道!
他当时就在场!
或者说,他至少对苏晴在实验室的境遇了如指掌!
他提到了苏晴的付出,提到了她在等我救她…他在暗示什么?
暗示苏晴是受害者?
暗示他是为了苏晴才这么做的?
他在试图博取我的同情?
或者…离间我对苏晴可能残存的最后一丝信任?
“用血和骨头为你拼凑的爱…”他还在强调他的逻辑。
我摘下耳机,指尖冰凉。
心里没有同情,没有动摇,只有更加彻骨的寒意和厌恶。
他以为这样就能瓦解我?
让我心软?
他错了。
他越是这样暴露他的“情感”,越是证明他的虚弱和疯狂。
他杀人,是为了他自己扭曲的欲望,跟爱无关,跟苏晴…或许有关,但绝不是他口中那种“付出”和“等待”。
现在,他开始示弱了。
那么,好戏才刚刚开始。
我需要给他一个回应。
一个让他觉得,我已经开始被他“说服”的回应。
我打开一个新的加密邮件客户端,这是之前技术科
张启明惊恐地瞪大眼睛,看着我,像在看一个魔鬼。
“你…你早就知道了…你一直在耍我!”
“对。”
我收起手机,声音冷酷,“你杀人,诛我的心。
我便用你的‘心’,你的自负,你的病态情感,铺我复仇的路。”
他发出一声绝望的嘶吼,转身想跑。
但我比他更快。
一个擒拿,将他死死按在地上。
冰冷的手铐“咔哒”一声锁住他的手腕。
他剧烈挣扎,像一条离水的鱼。
我捡起地上那枚戒指,捏在他的眼前,强迫他看着上面干涸的血迹和那行刻字。
“请用我的骸骨拼出你爱的模样。”
我一字一顿地念出来,声音里没有任何温度,“现在,告诉我,张启明,你用苏晴的骨头,用苏晓雯、林薇、陈珊的生命,拼出了什么?”
他看着戒指,眼神涣散,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你拼出的,是你的坟墓。”
我松开手,任由那枚戒指掉落在冰冷的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警笛声由远及近。
我没有再看地上的张启明一眼。
我走到窗边,推开窗。
外面下起了雨,冰冷的雨丝打在脸上。
我看着楼下闪烁的警灯,看着张启明被两个同事押解出来,塞进警车。
结束了。
这场用生命和鲜血导演的戏剧,落幕了。
凶手伏法。
但我感觉不到丝毫的轻松。
胸腔里空荡荡的,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疲惫和悲凉。
苏晴死了。
死在那个冰冷的法医实验室角落。
以我不知道的方式,承受着我不知道的痛苦。
那三百六十五个“我很好”的视频,是她留下的最后痕迹,也是对我最残忍的凌迟。
我的理想型,成了催命符。
我的婚姻,成了死亡的倒计时。
雨越下越大。
我站在窗边,任由冰冷的雨水浸透我的衣服,流进我的眼睛。
眼前浮现出苏晓雯的脸,林薇的脸,陈珊的脸,最后定格在苏晴那张平静到令人心碎的脸上。
“我很好。”
不。
一点都不好。
这个世界,糟透了。
但我活下来了。
带着一身无法磨灭的伤疤,和被鲜血浸染的回忆,活下来了。
我亲手,结束了这场噩梦。
用他的骨头,筑起了他的坟墓。
也埋葬了我的过去。
硬盘做了深度数据恢复,清出来一个隐藏分区,里面有个加密文件夹。”
他敲击键盘,输入密码,“文件夹解开了,里面是这个。”
屏幕上弹出一个文件夹,里面密密麻麻排列着视频文件,文件名是简单的日期格式,从一年前的某个日期开始,连续不断,足足365个。
“这是…”我皱眉。
小王没说话,点开了第一个视频文件。
画面跳出来。
我的呼吸瞬间停滞,血液冲上头顶,又迅速褪去,手脚冰凉。
屏幕上,是苏晴。
我的前妻。
她坐在一个角落里,背景是惨白墙壁和不锈钢器械的影子,我认得,那是市局法医实验室的一角!
她穿着简单的便服,头发随意扎着,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平静得有些空洞。
她看着镜头,嘴唇动了动,声音清晰地传出来:“今天是离婚冷静期第一天,我很好。”
离婚冷静期…第一天…我死死盯着屏幕,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越收越紧。
小王又点开了几个视频,日期不同,但内容惊人地一致。
“今天是离婚冷静期第十五天,我很好。”
“今天是离婚冷静期第三十天,我很好。”
“今天是离婚冷静期第九十六天,我很好。”
……三百六十五个视频,三百六十五天,她每天都在法医实验室的同一个角落,对着镜头,说同一句话。
平静,麻木,像一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
她为什么会在法医实验室?
她不是早就辞了那边的文职工作吗?
她拍这些视频干什么?
记录离婚冷静期?
用这种诡异的方式?
“陆队…”小王的声音带着颤抖,打断我的思绪。
他调出另一份文件,放在视频旁边。
“我们核对了三名受害者的死亡时间…苏晓雯,林薇,陈珊…”他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将死亡日期和视频文件名一一对应。
每一个死亡日期,都精准地落在了她记录这些视频的时间段内。
落在了…我们正式拿到离婚证之前。
落在了那该死的,为期一年的离婚冷静期之内!
轰隆一声,我脑子里有什么东西彻底炸开了。
不是离婚后。
是离婚前!
凶手不是在杀死我的“理想型”未来,他是在屠戮我的过去!
他在我们婚姻存续的最后阶段,在我们法律上还是夫妻的时候,用那些符合我随口描述
大画面,逐帧分析。
视频背景里,那些冰冷的不锈钢器械,偶尔会映出模糊的人影。
太快,太模糊,根本无法辨认。
但有一个细节。
大约在第二百三十天左右的几个视频里,背景角落的一个金属托盘上,短暂地出现过一个东西。
一个深棕色的,形状不规则的小块。
技术科放大、锐化,最后给出一个模糊的结论:高度疑似一块风干的组织标本,或者…某种手工艺品的残片。
法医实验室…组织标本…骨粉…线索开始汇聚。
凶手,或者说,至少是拍摄这些视频的人,和法医实验室脱不了干系。
苏晴在这段时间,被控制,或者说,至少是处于某种胁迫之下,被迫留在法医实验室,日复一日地录制这些诡异的视频。
而凶手,就在她身边,或者,就在镜头后面,欣赏着她的“平静”。
他在利用苏晴,利用我们的过去,构建他那套扭曲的杀人仪式。
那些受害者,苏晓雯,林薇,陈珊…她们是替代品,是凶手献给我的“礼物”,用来拼凑那个该死的“理想型”。
而苏晴呢?
她是什么?
人质?
帮凶?
还是…最终的祭品?
那个包裹里的骨粉…戒指上的字…“请用我的骸骨拼出你爱的模样”…心脏骤然缩紧,尖锐的疼痛扎遍全身。
不行。
不能再这样被动下去。
他想玩弄我,想看我崩溃,想把我拖进他设计的泥潭里。
我就偏不如他的意。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厚重的窗帘。
刺眼的阳光涌进来,我眯起眼睛。
该反击了。
我需要打乱他的节奏,让他从暗处走出来。
我联系了相熟的媒体记者,不是官方通报,而是私下透露了一些“内部消息”。
“关于西郊连环杀人案,警方内部存在争议…有资深警员认为,所谓的‘理想型’线索,很可能是凶手故意放出的烟雾弹,目的是误导调查方向…据悉,警方目前掌握了关键物证,可能与嫌疑人的职业背景有关,调查重点已转向特定专业领域…”消息放出去,真假掺半,语焉不详。
我赌他会看。
赌他那病态的自负和控制欲,无法容忍自己的“作品”被误读,被轻视。
同时,我让小林带队,重新勘查了三个案发现场。
这次,我让他们故意“遗漏”了一些东西,又故意“发现
”了一些新的“线索”。
比如,在林薇被杀的废弃厂房,留下几根不属于任何受害者或警员的,颜色鲜艳的纤维。
在陈珊遇害的公寓里,“找到”一枚带有模糊指纹的,完全不相干的纽扣。
我要让他迷惑,让他焦虑,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留下了破绽。
我要让他觉得,猎物开始反咬了,游戏正在失控。
效果立竿见影。
第三天晚上,我收到一条匿名短信,来自一个无法追踪的虚拟号码。
“你以为你很聪明?
陆衍。
那些小把戏,骗不了我。”
短信很短,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嘲弄。
但他上钩了。
他开始回应,不再是单方面的宣告和挑衅。
我没有回复。
我需要给他更大的刺激。
我调出了那次采访我的报纸版面,让技术科处理了一下,重新发布到警方的内部论坛,权限设置得很低,几乎是公开状态。
标题被我改了:“旧案回顾:被误读的‘理想型’——专访刑警队长陆衍”。
内容没变,还是那些关于“理想型”的描述。
但标题的引导性极强,暗示着一切都是误会,是我被媒体曲解,或者当时只是随口敷衍。
我甚至在下面用小号匿名跟帖:“陆队当年估计就是随便说说吧,哪个警察会把理想型挂嘴边,肯定是记者瞎写的。”
这是诛心之术。
他在用我的过去羞辱我,我就彻底否定那段过去对我的意义。
他在用那些女人的生命构建他扭曲的“爱”,我就告诉他,那份“爱”的蓝本,根本就是个笑话,一文不值。
我要摧毁他行为的根基,否定他杀人的“意义”。
这一次,沉默持续了很久。
整整两天,没有任何动静。
局里的气氛更加压抑,同事们看我的眼神充满了担忧和不解。
老领导找我谈话的次数更频繁了,暗示我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引火烧身。
我知道我在玩火。
但面对一个躲在阴影里,以折磨我为乐的疯子,常规手段已经没用了。
我必须把他逼出来。
就在我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新的“礼物”送来了。
不是包裹,也不是尸体。
是一封邮件。
直接发到了我警局的公开邮箱里。
附件是一个音频文件。
我戴上耳机,点开。
电流的嘶嘶声过后,是一个经过处理的,嘶哑难听的声音,像是砂纸摩擦玻璃。
“陆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