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苏炳辰的住户,连这个地址都不存在。
此时已经是凌晨,专案组五人又冷又饿,就暂时找了一家茶馆,喝点了热茶,洗了把脸,买了一些点心,边吃边探讨案情。
最后,专案组认为,可以从当时同在邮电局的顾客着手,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09好在当时在邮电局办事儿的 4 名顾客都留下了姓名和地址,专案组寻找他们并不算麻烦。
他们第一个寻找的丁某是一名检票员,他来邮电局是给徐州老家发去电报,确认过年回家的时间。
丁某回忆了很久,都没有想起来有一个一次性发了 4 份电报的人。
第二位是一家纱厂的职员张某,张某倒是记起来了这个人,给张某看了一下照片,张某一眼就认出来发电报的就是顾颐昌。
顾颐昌当时就站在张某的身边,张某等他写完之后用他手上的公用笔写字。
这也算是一次非常大的突破了,侦查员都很高兴。
可惜张某虽然记住了顾颐昌的长相,但没有和他有什么交集,不能提供什么有用的线索。
第三位是一名四十多岁的妇女陆某,她是徐家汇的一名小学教师,当时来邮电局是要给济南的闺蜜打一个长途电话。
年前邮电局非常忙碌,陆某这个电话一等就是 3 个小时,她闲来无事就坐在长椅上面等着,观察其他顾客消磨时间。
她注意到了顾颐昌,不仅能认清楚顾颐昌的长相,还记得当时顾颐昌手上拿着一个包。
但因为角度问题,陆某只能看见包的一个角落,但不能完全看清楚包的款式和特点。
也许这个包,就是寻找顾颐昌的关键线索。
专案组去找了第四名顾客。
这是一名女大学生张某,但张某当时并不在家,父母也不知道她到哪里去玩儿了。
专案组一直等到晚上 9 点还不见她回来,吕品律见一同来的武伯威又冷又饿瑟瑟发抖,就先喊武伯威撤回去。
两天后,张某的父母带着张某来找他们,原来张某和几名同学去苏州游玩了,没有和家里人说。
不过,这么长时间的等待还是值得的,张某竟然还记得顾颐昌的那只包——那是一只深蓝色的长方形的帆布包,很像是电工用的工具包,崭新崭新的。
那个包上印着两个大字“盛福”。
通过这个线索,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