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忆书小说 > 其他类型 > 河灯祭小说结局

河灯祭小说结局

故事夜话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藏着的、极小的银镯——那是桂兰姐留给未出世孩子的礼物,如今终于重见天日。秋风掠过河面,带走最后一盏河灯。我摸着颈间的水官印,碎玉早已愈合,上面的水波纹不再是冰冷的符咒,而是流动的、带着温度的光。原来真正的解厄,从来不是靠石头或符咒,而是当人们愿意直面过去的罪恶,愿意用记忆和忏悔化作灯油,那些被淹没的冤魂,才能在光里得到真正的安息。如今的青塘村,河灯祭不再是恐怖的禁忌,而是成了照亮人心的仪式。每盏灯上的名字,每个被刻在石碑上的故事,都在告诉世人:有些黑暗,必须被直视;有些牺牲,必须被铭记。就像岸边的桂花林,每年秋天都会用甜香覆盖曾经的腥气,让新生的芦苇,在旧年的伤痕上,抽出最挺拔的穗。而我知道,只要河灯还在漂,只要有人愿意蹲下来,听水...

主角:桂兰秀兰   更新:2025-04-11 19: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桂兰秀兰的其他类型小说《河灯祭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故事夜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藏着的、极小的银镯——那是桂兰姐留给未出世孩子的礼物,如今终于重见天日。秋风掠过河面,带走最后一盏河灯。我摸着颈间的水官印,碎玉早已愈合,上面的水波纹不再是冰冷的符咒,而是流动的、带着温度的光。原来真正的解厄,从来不是靠石头或符咒,而是当人们愿意直面过去的罪恶,愿意用记忆和忏悔化作灯油,那些被淹没的冤魂,才能在光里得到真正的安息。如今的青塘村,河灯祭不再是恐怖的禁忌,而是成了照亮人心的仪式。每盏灯上的名字,每个被刻在石碑上的故事,都在告诉世人:有些黑暗,必须被直视;有些牺牲,必须被铭记。就像岸边的桂花林,每年秋天都会用甜香覆盖曾经的腥气,让新生的芦苇,在旧年的伤痕上,抽出最挺拔的穗。而我知道,只要河灯还在漂,只要有人愿意蹲下来,听水...

《河灯祭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藏着的、极小的银镯——那是桂兰姐留给未出世孩子的礼物,如今终于重见天日。

秋风掠过河面,带走最后一盏河灯。

我摸着颈间的水官印,碎玉早已愈合,上面的水波纹不再是冰冷的符咒,而是流动的、带着温度的光。

原来真正的解厄,从来不是靠石头或符咒,而是当人们愿意直面过去的罪恶,愿意用记忆和忏悔化作灯油,那些被淹没的冤魂,才能在光里得到真正的安息。

如今的青塘村,河灯祭不再是恐怖的禁忌,而是成了照亮人心的仪式。

每盏灯上的名字,每个被刻在石碑上的故事,都在告诉世人:有些黑暗,必须被直视;有些牺牲,必须被铭记。

就像岸边的桂花林,每年秋天都会用甜香覆盖曾经的腥气,让新生的芦苇,在旧年的伤痕上,抽出最挺拔的穗。

而我知道,只要河灯还在漂,只要有人愿意蹲下来,听水流里藏着的故事,那些曾被活祭的“水娘子”们,就不再是族谱上冰冷的名字,而是会化作河面上的光,永远温柔地,照着青塘村的夜。


传来细碎的歌声,是失传多年的《安魂调》。

娘往河里撒了把桂花,说这是桂兰姐生前最爱吃的。

月光照在河面上,我看见远处有个穿月白衫的影子朝我们挥手,她的身边,还跟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

<5 河灯漂远方河灯渐渐变成星星,顺着水流去向远方。

青塘村的老人们说,从那以后,夜里再也没听过有人喊名字,河边的芦苇荡里,偶尔能看见泛着银光的鱼群,像极了当年桂兰姐发间的珠翠。

而我知道,有些债,终会被流水带走,就像那些漂远的河灯,带着思念与忏悔,去向永远安宁的所。

三年后的中元前夜,青塘村的芦苇荡里漂起了血色河灯。

我蹲在岸边数了七七四十九盏,每盏灯面都用朱砂画着扭曲的“王”字——和当年王老汉溺亡前出现的河灯一模一样。

指尖触到水面时,苇叶突然割破掌心,血珠落进河灯,烛火竟变成了幽蓝色,映出水下浮动的白发间,缠着新的红绳。

“阿雾姐,河里有哭声!”

村尾的虎娃拽着我的衣角,他裤脚沾满淤泥,怀里抱着个渗水的布偶——是用靛青布缝的,和当年桂兰姐的衣襟同色。

我想起开春时他娘刚生了双胞胎,村里的老嬷嬷说,这是河神时隔三十年第一次“赐福”,却不想,血色河灯在满月夜悄然重现。

母亲在灶台前熬着艾草水,蒸汽模糊了她腕间的红绳。

自从桂兰姐的怨灵消散,她总说听见河底有人喊“秀兰”,尤其是每月十五,红绳就会发烫。

“镇水石归位后,河神该歇了。”

她往我伤口上撒雄黄,眼神却飘向窗外的老槐树,那里曾埋着十二块镇水石碎片,“当年村正家的族谱……”她的话被突然响起的铜锣打断。

村正的儿子王贵举着火把冲进院子,腰间别着刻满符文的铜铃——正是当年他爹用来镇压水鬼的那枚。

“芦苇荡发现了镇水石碎块!”

他的火把照亮扭曲的脸,“石上刻着你爹的名字,周大福,还有……”他掏出块带血的青石,上面歪扭的“周”字渗着水珠,像刚从河底捞出来的。

我突然想起桂兰姐消散前的话:“水官印分两半,一半在河底,一半在人心。”

三年前埋下的镇水石早已连成整块,此刻出现的碎
1 鬼门大开夜七月十五,鬼门开。

青塘村的老槐树在风中晃着白灯笼,树下的麻纸被夜露洇湿,像张张泡发的人皮。

我蹲在河边往竹筒里塞艾草,指尖被苇叶割出细痕,血珠滴在河灯上,倒映出水面下浮动的白发。

“阿雾又在看水鬼?”

三顺叔的烟袋锅明灭,他蹲在我旁边往河心丢纸钱,“你娘要是知道你盯着乱葬岗的河看,能打断你的腿。”

水面突然翻起漩涡,纸钱被扯进暗涌,我看见水下漂着半片靛青衣襟,是村东头王老汉上周失踪时穿的那件。

青塘村有条规矩:日头落尽前必须收网,夜里听见有人喊名字不能回头。

二十年前河坝决堤,三十六具尸首顺流漂到村口,从此每逢中元,河面上就会浮起没字的河灯,载着白蜡烛往下游漂,老人们说那是水鬼在找替死鬼。

我生来能见阴魂。

五岁那年跟着爹去放鱼鹰,看见河底有个女人抱着孩子,她的辫子缠着水草,指甲缝里卡着河蚌壳。

当晚爹就发起高热,嘴里喊着“桂兰救我”,三日后死在竹床上,临终前往我手里塞了块刻着水波纹的木牌。

“阿雾!”

娘的喊声从石板路上传来,我慌忙吹灭河灯往家跑,路过老槐树时,树洞里的纸人突然转了头,空洞的眼窝对着我。

娘攥着我的手腕发烫,她腕子上系着从城隍庙求的红绳,绳头结着晒干的菖蒲:“跟你说过多少次,中元节别靠近河边!”

2 河灯幽魂现屋里供着爹的排位,香灰堆成小山。

娘掀开米缸,里面埋着半块发霉的炊饼,这是爹头七时留下的。

我摸着衣袋里的木牌,冰凉的触感像极了那天河底女人的手。

窗外传来锣鼓声,是村正带着人在土地庙前做法事,铜铃铛撞出的火星子飘在河面,像散落的鬼火。

子时刚过,我听见有人叩窗。

推开纸窗,河面漂着七盏河灯,最前面那盏烛火忽明忽暗,灯面上用朱砂画着歪扭的“王”字。

我顺着河岸走,露水浸透布鞋,脚底传来被卵石硌咬的痛。

转过芦苇荡时,看见河湾处停着艘破渔船,船板上坐着个穿月白衫的女人,她的长发垂到水里,正对着我笑。

“阿雾还记得我吗?”

她开口时,喉间发出气泡破裂的声响,我认出她腕子上的银镯——是
,“村正说只有活祭水娘子才能保平安,你爹替我顶了罪,把她骗上了决堤的堤坝……”正午的太阳晒得河面发白,我跟着村正走进河湾,镇水石卡在浅滩的泥沙里,铁链上缠着七具白骨,脚踝处都系着红绳。

桂兰的身影从水中升起,这次她怀里抱着具小小的骷髅,头骨上还别着半朵腐朽的绒花——那是我周岁时戴过的。

“把印按在石上。”

她的声音像生锈的锁链,村正哆哆嗦嗦掏出半块刻着水纹的木牌,和我手里的合在一起,正是完整的水官印。

石面上突然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字,全是这些年被活祭的“水娘子”名字,最早的一个,是五十年前我的亲姑姑。

“原来你们世代用自家女娃祭祀!”

我盯着村正煞白的脸,终于明白为什么娘总把我的头发剪得像男孩,为什么村里的女孩长到十二岁就要送去镇上。

桂兰的指尖划过镇水石,那些名字开始渗出血珠,骷髅们的手慢慢抬起来,指向岸上的村民。

“阿雾,对不起……”娘突然冲过来,把我推向镇水石,她腕子上的银镯“当啷”落地,“当年是我亲手给桂兰姐灌了哑药,让她没法喊救命……”桂兰发出撕心裂肺的尖叫,她怀里的骷髅突然转向娘,空洞的眼窝像是在笑。

4 水官印解厄我猛地将水官印按在镇水石上,河面掀起巨浪,铁链应声而断。

桂兰的身影渐渐透明,她松开骷髅的手,朝我伸出指尖:“带他们回家吧。”

七具白骨化作光点升入云端,镇水石上的名字逐一消失,最后只剩下“周桂兰”三个字,慢慢沉入河底。

当晚,青塘村的河灯第一次漂向了上游。

我摸着娘腕子上的红绳,她盯着河面发呆,说看见桂兰姐在笑,笑得和当年偷摘槐花时一样甜。

老槐树的白灯笼不知何时全灭了,树下的麻纸被风吹散,露出底下刻着的字:“水官解厄,河清海晏”。

后来我才知道,每代水官印都由双胞胎姐妹保管,当年奶奶为了保住爹,把亲闺女送去当了水娘子。

娘把银镯扔进河里时,我看见水面下闪过两道银光,像极了桂兰姐和姑姑小时候戴的铃铛。

今年中元,我在河边放了三十六盏河灯,每盏灯上都写着名字。

当最后一盏灯漂远时,水面
娘陪嫁的那对,“二十年前你爹把我推下堤坝,他答应每年给我送童男童女,可去年的河灯里没放盐,你说该怎么罚他呢?”

我转身想跑,脚下却被水草缠住。

女人的手抓住我的脚踝,指甲缝里卡着的河蚌壳划破我的皮肤,腥臭的河水灌进嘴里。

千钧一发之际,怀里的木牌突然发烫,水面炸开大片涟漪,女人惨叫着松开手,她的下半身渐渐化作透明的水纹,露出腰间缠着的铁链,链尾拴着块刻着“青塘镇水官”的青石。

“死丫头又乱跑!”

娘的骂声混着狗吠传来,她举着桃木火把跑过来,看见河面上的女人时,火把“当啷”落地。

女人盯着娘的手腕,银镯在月光下泛着青光:“秀兰,你当年发过誓,要把女儿嫁给河神,如今她都十六了,该还债了吧?”

娘突然跪下,对着河水磕头:“桂兰姐,当年是老周猪油蒙了心,他已经死了,求你放过阿雾……”我这才想起,爹的原配妻子叫桂兰,二十年前那场洪水,她本该是村正选定的“水娘子”,用来祭祀河神保丰收。

女人的面容突然扭曲,她的脖子诡异地拉长,指尖长出青黑色的鳞甲:“你们把我捆在镇水石上三十年,让我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河底烂成骨架,现在想反悔?”

她张开嘴,喉咙里卡着半枚铜钱,正是三天前王老汉葬礼上塞进他嘴里的压口钱。

3 镇水石之谜我突然想起爹临终前的话:“河底的镇水石松了,桂兰的怨气冲了出来……”摸着口袋里的木牌,上面的水波纹竟在流动,隐约浮现出“解铃”二字。

对岸传来鸡啼,女人的身影开始消散,临走前她盯着我的眼睛:“明日正午,带着镇水石来河湾,否则全村人陪我一起泡烂在河底。”

天亮时,村正带着人围住我家。

他腰间别着刻满符文的铜铃,看见我手里的木牌时,瞳孔猛地收缩:“当年老周从祠堂偷了水官印,难怪镇水石会松动!”

他身后的村民举着火把,王老汉的儿子扛着渔网,网眼里还挂着靛青布片。

娘把我推进里屋,从床底掏出个铁盒,里面放着半枚断簪、两张泛黄的婚书,还有张浸过血水的纸,上面画着镇水石的方位。

“当年桂兰姐是我最好的姐妹,”娘的手在发抖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