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她看到秦牧暖手中的屠刀,每一次挥动都精准有力,刀刀见血却又恰到好处,留有余地,仿佛她不是一个八岁的孩子,而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士。
县令夫人联想到自己家中那个顽劣不堪的儿子谷流卫,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希望。
谷流卫从小就调皮捣蛋,对读书毫无兴趣,换了十几个陪读都无济于事。
她一直在为儿子的教育问题而烦恼,如今看到秦牧暖,她突然觉得,这个孩子或许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县令夫人静静地站在那里,观察着秦牧暖的一举一动。
她看到秦牧暖在砍伤张寡妇后,并没有继续攻击,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张寡妇崩溃求饶。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冷静和理智。
县令夫人心中暗自点头,她相信,这样的孩子,一定有办法管教好自己的儿子。
当爷爷赶来,用袍子将秦牧暖裹起来,隔绝了众人的目光时,县令夫人的目光却依然紧紧地追随着他们。
她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决定,她要将秦牧暖聘为儿子的陪读丫头,让她来教导谷流卫。
这个决定,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彻底改变了秦牧暖的命运。
从此,秦牧暖的生活,将与县令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将面临新的挑战,也将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4 陪读制度的潜规则在古代,陪读制度并非鲜见,尤其是在官宦富贵之家。
陪读丫头,这个特殊的角色,肩负着诸多职责。
她们不仅要时刻监督少爷的课业,确保少爷按时完成功课,不偷懒、不耍滑,还得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伺候少爷。
从清晨起床时的梳洗侍奉,到夜晚入睡时的铺床叠被,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尽善尽美。
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她们甚至还要承担一些更为私密的任务,成为少爷在情感和生理上的慰藉。
秦牧暖与县令府签订的这份 “随时可走” 的外聘契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颇为特殊。
它反映了古代用人制度中奴隶制与雇佣制并行的复杂局面。
在奴隶制的阴影下,许多奴仆一生都被困在主人家中,没有人身自由,如同被锁住的飞鸟,无法翱翔天际。
而雇佣制的出现,虽然为一些人提供了一丝自由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