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安亲自统筹后方的粮草调配,确保前线士兵的物资供应充足;江砚则利用自己在江湖中建立的情报网络,收集苍狼部的兵力部署、作战计划等重要情报,为前线的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在一次关键战役中,大盛朝的军队根据江砚提供的情报,成功设下埋伏,对苍狼部的主力部队给予了沉重打击。
铁木真见势不妙,只好暂时退兵,重新整顿军队,寻找新的进攻机会。
初战告捷,大盛朝的军民士气大振。
然而,苏念安和江砚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们知道,苍狼部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就在边境战事紧张之际,朝堂上也掀起了一阵波澜。
一些旧贵族势力趁苏念安和江砚忙于战事,在朝堂上联合起来,对他们进行弹劾。
他们以战争耗费巨大为由,指责苏念安和江砚决策失误,导致国家财政陷入困境,企图借此机会削弱他们的权力。
面对这些无端指责,苏念安和江砚早有准备。
他们在朝堂上一一列举战争的必要性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展示了详细的财政收支账目,证明战争的花费是合理且可控的。
苏念安义正言辞地说道:“诸位大人,如今边境战事吃紧,苍狼部虎视眈眈,若我们此刻退缩,大盛朝的百姓将面临生灵涂炭的危机。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守护国家的安宁和百姓的幸福。
那些企图在此时扰乱朝堂,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的人,才是真正的罪人。”
江砚也补充道:“我们有信心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边境问题,让大盛朝重回和平。
希望各位大人能够以大局为重,共同支持前线的战事。”
在苏念安和江砚的有力反驳下,那些旧贵族的阴谋未能得逞。
朝堂上的大多数官员也认识到了战争的重要性,纷纷表示支持苏念安和江砚的决策。
为了彻底解决边境危机,苏念安和江砚决定主动出击。
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派遣一支精锐部队深入苍狼部的后方,袭击他们的粮草囤积地和军事指挥中心,打乱他们的战略部署。
江砚主动请缨,带领着这支精锐部队踏上了危险的征程。
苏念安虽心中担忧,但她深知江砚的能力,只能默默为他祈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