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雨张远的其他类型小说《研究课题:改变和亲公主的命运陈雨张远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盼夏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你一定想不到,作为一个考古系的学生,我完成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我竟然真正的和一位古代的和亲公主成了朋友并改变了她的命运。这是一件多么值得记录的事情。我蹲在探方里,小心翼翼地用毛刷清理着土层。这是木城遗址的第三发掘区,导师说这里很可能是当年公主寝宫的所在地。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后背上,我却觉得指尖发凉。手中的毛刷突然碰到一个硬物,我屏住呼吸,放轻了动作。泥土一点点被扫开,一抹暗金色的光泽露了出来。“小林!你那边有发现?”隔壁探方的王磊探出头来。我朝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继续专注地清理。随着泥土被扫开,一支发簪的轮廓逐渐清晰。簪身是纯金的,簪头镶嵌着一颗鸽血红的宝石,周围点缀着细碎的珍珠。最引人注目的是簪身上缠绕的藤蔓纹路,每一片叶子都...
《研究课题:改变和亲公主的命运陈雨张远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你一定想不到,作为一个考古系的学生,我完成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我竟然真正的和一位古代的和亲公主成了朋友并改变了她的命运。
这是一件多么值得记录的事情。
我蹲在探方里,小心翼翼地用毛刷清理着土层。
这是木城遗址的第三发掘区,导师说这里很可能是当年公主寝宫的所在地。
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后背上,我却觉得指尖发凉。
手中的毛刷突然碰到一个硬物,我屏住呼吸,放轻了动作。
泥土一点点被扫开,一抹暗金色的光泽露了出来。
“小林!
你那边有发现?”
隔壁探方的王磊探出头来。
我朝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继续专注地清理。
随着泥土被扫开,一支发簪的轮廓逐渐清晰。
簪身是纯金的,簪头镶嵌着一颗鸽血红的宝石,周围点缀着细碎的珍珠。
最引人注目的是簪身上缠绕的藤蔓纹路,每一片叶子都栩栩如生。
我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抚上那颗红宝石,突然一阵刺骨的寒意从指尖窜上来。
耳边响起一声若有似无的叹息,那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仿佛就在耳边。
“你终于来了。”
我猛地抬头,阳光依旧明媚,王磊还在隔壁探方哼着歌。
可就在我面前,空气开始扭曲,一个模糊的身影逐渐显现。
那是一个穿着古装的女子,她有着一张令人惊艳的脸,眉目如画,却带着化不开的哀愁。
她的身影半透明,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
“你能看见我?”
她轻声问道,声音像是风吹过竹林。
我下意识地点头,喉咙发紧。
她笑了,那笑容让我想起深秋的落叶,美丽而凄凉。
“我等了太久太久,”她的身影飘到我面前,“这支发簪是我最后的念想。
我戴着它远嫁他乡,却没能护住我的子民。”
她的目光落在发簪上,眼中泛起泪光,“木城富庶,却无强兵。
父王以为和亲能换来和平,可三年后,我还是死在了异乡,木城也被铁蹄踏破。”
我感觉心脏被什么东西攥住了。
她的悲伤如此真实,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直接击中了我的灵魂。
“但是你们来了,”她突然看向我,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我能感觉到,你们是不同的。
你们能改变这一切,对吗?”
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王磊的惊呼
自己的眼泪已经打湿了帛书的一角。
陈雨已经泣不成声,张远摘下眼镜,默默擦拭着眼角。
王磊拍了拍我的肩膀,指着陶罐底部:“”你们看,这里还有东西。
“”那是一支发簪,和当年我们第一次见到公主时的那支一模一样。
只是这一次,发簪上镶嵌的不再是红宝石,而是两枚玉石,一枚翠绿如木城的新叶,一枚洁白如石城的月光。
我们真的改变了历史,这是不是证明历史是可以被改变的。
如果......
来犯时,我们确实抵挡住了进攻。
但没想到,这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恐慌。
他们认为木城在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于是联合起来讨伐。
那场战争持续了三年,最终木城还是陷落了。
“这次不一样,”公主突然开口,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明白了,和亲是不可避免的。
但我可以在和亲之前,为木城做更多事情。”
我惊讶地看着她。
这一次的公主,似乎比前两次都要成熟。
她的眼中不再有恐惧和犹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智慧。
“你们知道吗?”
公主走到城墙边,看着城内的百姓,“每次重来,我都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第一次,我只想着逃避。
第二次,我只想着对抗。
但这一次,我看到了更重要的事情。”
她指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看,那个卖糖人的老伯,他的孙女在慈幼院读书。
那个打铁的匠人,他的儿子在学堂学医。
还有那些在田间劳作的农夫,他们用上了新的农具......这些都是你们教会我的。”
“所以,”公主转身面对我们,“这一次,我不会逃婚。
我会去和亲,但不是作为一个被牺牲的棋子,而是作为一个使者。
我要把木城的智慧带到石城,让两城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我感觉到眼眶发热。
和亲的队伍越来越近,我听见城内的百姓开始哭泣。
但这一次,公主的脸上带着微笑。
她转身拥抱了陈雨,拍了拍张远的肩膀,最后看向我:“谢谢你们,让我明白了这么多。
这一次,我们一定会成功。”
我看着公主走向和亲的队伍,阳光照在她的凤冠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我希望历史可以被改变。
我点点头,看着和亲的队伍渐行渐远。
这一次,我们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不是改变和亲的命运,而是改变和亲的意义。
让这场和亲不再是屈辱的象征,而是和平的桥梁。
离别的日子终究还是到了。
和亲的使团已经抵达木城,公主即将启程。
那天清晨,全城百姓自发来到街道两旁。
他们手里捧着自家种的瓜果,织的布匹,想要送给他们的公主。
我看见念安挤在人群中,手里捧着一束野花。
她的眼睛红红的,却倔强地不让眼泪掉下来。
公主的马车经过
来。
我们转头看去,只见一群百姓簇拥着一个老人走来。
老人手里捧着一把新制的犁,激动得老泪纵横:“公主殿下,这新式农具太好用了!
老朽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么轻便的犁!”
公主微笑着接过犁,仔细查看。
这是张远根据现代农具改良的,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能提高耕作效率。
我看着周围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忙得不可开交。
陈雨负责慈幼院的日常管理,张远在学堂授课,我则协助公主处理政务。
每天都能看到木城在一点点改变:街道变得更干净了,市场上的货物更丰富了,百姓的脸上笑容更多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个抱着破布娃娃的小女孩。
她现在已经会写字了,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念安”。
她说这是陈雨姐姐教她的,意思是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我站在木城的城墙上,看着远处渐渐逼近的和亲队伍,手心全是冷汗。
这是第三次了,我们第三次回到这个时刻。
前两次的失败像噩梦一样萦绕在心头,每一次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我蜷缩在废墟中,耳边还回荡着百姓的哭喊声。
这是第二次了,我们第二次眼睁睁看着木城陷落。
第一次失败后,我们以为找到了更好的方法。
我们帮助公主训练军队,改良武器,甚至设计出了类似火炮的装置。
当邻国来犯时,我们确实抵挡住了进攻。
但没想到,这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恐慌。
他们认为木城在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于是联合起来讨伐。
那场战争持续了三年。
我永远记得最后那个夜晚。
火光染红了半边天空,箭矢像雨点一样落下。
将军带着最后的兵力死守城门,他的铠甲上插满了箭,却依然屹立不倒。
直到一支长矛穿透他的胸膛,他才轰然倒下。
“公主...快走...”这是他最后的遗言。
我们带着公主逃出城,却在半路被追兵截住。
我看着公主被拖走,她的眼神空洞,仿佛已经失去了灵魂。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也被撕裂了。
“都是我们的错,”陈雨蜷缩在角落里,声音嘶哑,“如果我们不插手,也许木城还能多存在几年。”
张远摘下破碎的眼镜,
:“小林!
你怎么了?”
我转头看去,发现自己的身体还蹲在原地,手里握着发簪,而我的意识却漂浮在空中。
更诡异的是,我看见了另外两个熟悉的身影——我的室友陈雨和学长张远,他们也以半透明的状态漂浮在空中。
“这是怎么回事?”
陈雨惊恐地看着自己的手。
学长张远倒是很镇定,他推了推眼镜:“看来我们都被卷入了某种超自然现象。”
公主的身影变得更加清晰:“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我想回到过去,不是为了改变和亲的命运,而是想让木城的子民过得更好。
我想让他们在我离开后,依然能安居乐业。”
我看着手中的发簪,红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耳边似乎响起了千年前的号角声,战马的嘶鸣,百姓的哭喊。
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平凡的大学生活将彻底改变。
“我们该怎么做?”
我听见自己问道。
公主的身影开始消散,她的声音越来越远:“握住发簪,想着木城最繁华的时候......”我感觉天旋地转,周围的景象开始扭曲。
最后一刻,我听见王磊在喊我们的名字,但声音已经模糊不清。
等再次睁开眼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宫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空气中飘着檀香的味道,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
我们真的回到了过去。
我站在木城王宫的庭院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宫女太监,恍如隔世。
陈雨紧紧抓着我的胳膊,张远则已经开始记录周围的一切细节。
学长不愧是学长,这种时候还能保持学术研究的习惯。
我们跟着公主来到一处偏殿,这里堆满了竹简和帛书。
张远立刻被吸引了过去,开始翻阅那些古籍。
陈雨则注意到墙上的一幅地图,上面标注着木城和周边各国的势力范围。
“木城并非不善武力,”公主指着地图说,“我们的军队曾经很强盛。
但是在我祖父那一代,发生了一场内乱。”
她的声音变得低沉,“我的叔父为了争夺王位,勾结外敌,导致木城元气大伤。”
我翻开一卷竹简,上面记载着那段历史。
字迹已经模糊,但仍能辨认出“内乱”、“叛变”等字眼。
陈雨突然惊呼一声:“你们看这个!”
她指着一份帛书,上面画着一支发簪的图案,
他的手上还沾着将军的血:“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我们越是想要改变,带来的灾难就越大。”
我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第一次失败后的场景。
那时我们带着公主逃进深山,以为能改变她的命运。
却没想到这激怒了邻国,他们以公主逃婚为借口,发动了全面进攻。
木城毫无准备,一夜之间就被攻破。
街道上到处都是尸体,鲜血染红了护城河。
公主跪在城墙上痛哭,她说宁愿自己去和亲,也不愿看到这样的惨剧。
“也许...也许我们不该再来一次,”我喃喃自语,“每次尝试,都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陈雨突然抓住我的手:“但是我们怎么能放弃?
我们亲眼看到了公主的痛苦,看到了百姓的苦难...可我们的干预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张远突然吼道,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将军死了,那么多将士死了,整个木城都毁了!
这就是我们改变历史的代价!”
我低下头,看着手中的发簪。
红宝石依然闪耀,却仿佛在嘲笑我们的不自量力。
我们以为能改变历史,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
不,我们要再来一次。
陈雨和张远没有说话,但我知道他们默许了。
我们握住发簪,最后一次感受它的温度。
当光芒笼罩我们时,我最后看了一眼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
<“历史真的会改变吗”陈雨的声音在发抖。
我转头看向她却没有说话。
张远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冷光:“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发簪的能量只能再来一次了。
如果这次再失败......不会失败的,”我打断他,“这次我们有了新的计划。”
第一次尝试的场景突然浮现在脑海中。
那时我们天真地以为,只要帮助公主逃婚,就能改变一切。
我们带着公主躲进了深山,却没想到这激怒了邻国。
他们以公主逃婚为借口,发动了全面进攻。
木城毫无准备,一夜之间就被攻破。
我永远记得那个画面:街道上到处都是尸体,鲜血染红了护城河。
公主跪在城墙上痛哭,她说宁愿自己去和亲,也不愿看到这样的惨剧。
第二次,我们吸取了教训。
我们帮助公主训练军队,改良武器。
张远甚至设计出了类似火炮的装置。
当邻国
到这封信时,想必已经回到了你们的时代。
我不知道这封信能否穿越时空的阻隔,到达你们手中,但我仍然想要写下这些文字,让你们知道后来发生的一切。
在石城的日子并不容易。
起初,这里的百姓对我充满戒备,他们认为我是来监视他们的。
但我记得你们教我的,民心不是靠强权得来的,而是要靠真诚的行动。
我在石城建立了慈幼院,就像在木城那样。
我教这里的妇女纺织新的布料,教农夫使用改良的农具。
渐渐地,开始有百姓对我露出真诚的笑容。
那个总是对我怒目而视的守城将军,在看到我亲自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后,终于放下了戒备。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叫石头的男孩。
他原本是石城最顽劣的街头混混,但在参加了我们开办的学堂后,他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
现在,他已经成为了石城最年轻的将军,也是我最得力的助手。
你们一定想知道两城是如何统一的。
那是在一个大旱之年,石城颗粒无收,而木城因为你们改良的灌溉系统,依然获得了丰收。
这次木城主动救助石城的百姓。
起初,木城的长老们强烈反对,但当我带着石城的百姓来到木城,让他们亲眼看到两城百姓其实并无不同时,长老们终于动摇了。
统一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有反对者试图刺杀我,是石头替我挡下了那一箭。
他在病床上对我说:公主,您让我们明白了,我们不是木城人或石城人,我们都是一家人。
现在,我成为了两城的首领。
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政务,但我总会抽出时间去慈幼院看看孩子们,去田间看看农夫们。
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你们。
我不知道你们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我想,一定比我们这里先进得多吧。
我多么希望你们能看到现在的木城和石城,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看到孩子们在学堂里读书,看到两城的商队在丝绸之路上来来往往。
如果有一天,你们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这封信,请记住,在千年前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人永远感激着你们的到来。
是你们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责任,什么是真正的爱民如子。
愿你们在那个世界一切安好。
你们永远的朋友木城公主”我读完信,发现
时,她突然冲了出来,把花束塞进公主手里:“公主姐姐,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公主接过花束,弯腰抱了抱念安。
我看见她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滴在念安的肩膀上。
周围的百姓也开始抽泣,有人跪了下来,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公主千岁!”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紧接着,整个木城都回荡着这个声音。
公主站在马车上,最后一次回望她的子民。
阳光照在她的脸上,我看见的不再是一个被迫和亲的可怜公主,而是一个真正懂得爱与责任的王者。
马车缓缓驶出城门,我听见公主轻声哼起一首古老的歌谣。
那是木城的民谣,讲述着春天的希望,秋天的收获,还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知道,这一次的和亲将会不同。
因为公主已经在她深爱的土地上,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而这些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庇护着木城的子民,生生不息。
我握着那支已经失去光泽的发簪,红宝石变得暗淡无光,就像一块普通的石头。
陈雨正在用毛刷清理一块石碑,突然惊呼起来:“你们快来看!”
我们围过去,看见石碑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张远推了推眼镜,开始解读:“这是...木城的编年史!”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发抖,“上面记载着,在和亲公主远嫁后,木城与石城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往来......”我凑近细看,石碑上的文字虽然有些模糊,但仍能辨认出关键信息。
公主在石城推行了木城的纺织技术和农业改良,两城的百姓互通有无。
最令人振奋的是,上面明确记载着:“自此,木城得以保全,百姓安居乐业。”
“我们...我们真的成功了?”
陈雨的声音有些哽咽。
王磊拍了拍她的肩膀。
我蹲在探方里,手中的毛刷轻轻扫过一片陶片。
这是木城遗址的最后一个发掘季,我们即将结束为期三年的考古工作。
突然,我的刷子碰到了一个硬物,那是一个密封的陶罐。
“陈雨!
张远!”
我喊道,“你们快来看!”
三人立刻围了过来。
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陶罐,里面是一卷用丝绸包裹的帛书。
当我展开帛书时,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那是公主的笔迹。
“致我亲爱的朋友们:当你们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