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忆书小说 > 其他类型 > 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无删减+无广告

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无删减+无广告

夏山河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赵凌一直遵守给一棒子再给颗甜枣的原则。身为皇帝,要震住下面的臣子,还要让他们为己所用,那利益肯定要足够诱人才行。“陛下明鉴,臣等并无反意啊!”西文彦心中哪怕掀起惊涛骇浪,依旧明白,现在是表明自己的立场的时候,“陛下本就是天命所归,民心所向,扶苏并非嫡子,何来拥立他一说?”“请陛下明鉴!”孟巍然和白祁也跟着拱手垂头。赵凌之前许下的承诺的确足够诱人,但他们依旧有反他之心,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还有机可乘,被赵凌直接点破之后,已然被再次震慑。现在赵凌即使不说那三样东西可以量产,他们依旧不敢再放肆。赵凌笑道:“三位不必如此,朕自然是相信你们的,毕竟若扶苏登基,他能给三位带来什么好处?他会遵循祖制,商君之变法依旧不会改变,他还会重用儒家。”“儒...

主角:赵凌秦始皇   更新:2025-02-17 17: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凌秦始皇的其他类型小说《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夏山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赵凌一直遵守给一棒子再给颗甜枣的原则。身为皇帝,要震住下面的臣子,还要让他们为己所用,那利益肯定要足够诱人才行。“陛下明鉴,臣等并无反意啊!”西文彦心中哪怕掀起惊涛骇浪,依旧明白,现在是表明自己的立场的时候,“陛下本就是天命所归,民心所向,扶苏并非嫡子,何来拥立他一说?”“请陛下明鉴!”孟巍然和白祁也跟着拱手垂头。赵凌之前许下的承诺的确足够诱人,但他们依旧有反他之心,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还有机可乘,被赵凌直接点破之后,已然被再次震慑。现在赵凌即使不说那三样东西可以量产,他们依旧不敢再放肆。赵凌笑道:“三位不必如此,朕自然是相信你们的,毕竟若扶苏登基,他能给三位带来什么好处?他会遵循祖制,商君之变法依旧不会改变,他还会重用儒家。”“儒...

《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赵凌一直遵守给一棒子再给颗甜枣的原则。

身为皇帝,要震住下面的臣子,还要让他们为己所用,那利益肯定要足够诱人才行。

“陛下明鉴,臣等并无反意啊!”西文彦心中哪怕掀起惊涛骇浪,依旧明白,现在是表明自己的立场的时候,“陛下本就是天命所归,民心所向,扶苏并非嫡子,何来拥立他一说?”

“请陛下明鉴!”

孟巍然和白祁也跟着拱手垂头。

赵凌之前许下的承诺的确足够诱人,但他们依旧有反他之心,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还有机可乘,被赵凌直接点破之后,已然被再次震慑。

现在赵凌即使不说那三样东西可以量产,他们依旧不敢再放肆。

赵凌笑道:“三位不必如此,朕自然是相信你们的,毕竟若扶苏登基,他能给三位带来什么好处?他会遵循祖制,商君之变法依旧不会改变,他还会重用儒家。”

“儒家被重用,我大秦的三大氏族依旧会被打压,你们甘心吗?”

商鞅变法,有太多法令是针对贵族士大夫的。

比如第一条垦令就有,不准有钱人雇佣工人,这样他们的子女就不能不劳而食,让工人没钱拿,那他们都得去务农,开垦荒地。

除此之外,还限制贵族的各种高奢侈消费,限制贵族的继承,比如除了贵族嫡长子,都得负担劳务和赋税,不想服徭役就交钱,交完钱还不能用家里的钱生活……

垦令就是削弱贵族士大夫商人,调动百姓去开荒种地。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继位,商鞅得罪了贵族阶层,有没得到秦惠文王的支持,最终被车裂而亡,商鞅变法也被停止执行。

嬴政兼并六国之后,再次使用了商鞅变法,加强了皇帝专有制,削弱贵族实力,实行了中央集权制,还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的根本。

三大氏族在嬴政面前根本不敢叫板,扶苏信奉儒家,若他继位,他们的日子可能会过得好一些,但也可能再次遭到儒家的打压。

西文彦他们陷入了沉思,赵凌却在这个时候说道:“三位爱卿与朕是一家人,朕虽然依旧会依法治国,但会解除对三大氏族的限制,还让你们光明正大地从其他贵族手上挣钱。”

“今年一年的时间里,细盐、宣纸、棉花均不对庶人出售,朕会按照朕给你们的定价抽取税收,但三位能卖到什么价位,那就是三位的事了,三位能卖多少,朕就可以供应多少。”

“一年之后,可对天下百姓出售!依旧由三家出售,只是价格由朕来定三位觉得意下如何?”

“只是这一年里,三位必须以粮食用来交税,大秦缺粮,朕要救济天下灾民。”

嬴政在位的时候,以商鞅之法治国,重农抑商,贵族们想要赚钱也是不容易,最多能做的也就是囤积粮食,珍稀之物要么拿来享受,要么就贵族之间相互交换。

赵凌打开这个口子,那就是泼天的富贵落在他们头上啊!

粮食!三大氏族真的不缺。

只是他们还在犹豫,真把粮食都拿出来了,那他们就是跟着赵凌一条路走到黑了。

今年他们以精盐、纸张和棉花收割其他贵族的财富,来年若不是饥荒年,他们再用金银钱财购买粮食,并且还能继续收割天下百姓,那三大氏族真的会富可敌国。


蒙武年长,几乎是看着嬴政成长起来的,两人关系相当不错,蒙武对嬴政也像个长辈一样,但他那脾气,就见不得嬴政嘚瑟。

身为皇帝,难道不应该多操心政事吗?

赵凌不过是孝顺了一些,有些胆识,有些韬略手段而已,冲动还是那么冲动,昨日搞出来的一堆烂摊子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呢,竟然就笑起来了。

嬴政看了蒙武一眼,也收敛了笑容,对密探道:“接着说,二公子他们在寝宫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要巨细无遗。”

密探只能接着汇报自己听到的一切。

嬴政和蒙武听到张良竟然劝谏赵凌收回成命,并让赵凌释放孟西白三族之臣时,眼中都露出惊讶之色。

“张子房,倒是朕小瞧了他,赵凌拜其为相,他竟不贪图权位,一心为大秦,为赵凌考虑,竟然还要放了孟巍然他们,而且将大局分析得如此透彻。”

嬴政不禁感叹:“此人可堪大用。”

“也不知赵凌是怎么收服他的。”

嬴政心中多少有些不服,他难道不是一代雄主?

张良有此等大才和胸襟,为何不曾向他效忠,反而还要刺杀他?

蒙武也只是点了点头,他当然能听出,张良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还有非同常人的胸襟和眼界,可他很好奇,赵凌凭什么收服张良这种人才?

就因为他的胆识?

从昨日的表现来看,赵凌最多也就是匹夫之勇,呈兵锋之利,若无大军围城,他拿什么抗衡咸阳城中各方势力?

如此冲动的人,当上皇帝,那就是天下人的灾难。

这时候,蒙武想到自己那两个儿子都已经归顺赵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蒙毅还好说,赵凌兵临城下,大势所趋,若不归顺,恐遭杀身之祸。

蒙恬那混小子又是为了哪般?

他不是一直都是扶苏那一党的吗?如此轻易便轻易便叛变到赵凌那方,为臣为友都是不忠。

等他回来,定要好好教训一番才是!

密探见始皇帝和蒙毅都不说话了,这才继续将赵凌面对张良萧何等人的劝谏是如何回应的一一道来。

当听到赵凌为何会将三大氏族官员下令之时,嬴政也不由暗叹了口气。

三大氏族为大秦一统天下的确做出了不少贡献,但这些年来,他们氏族的势力渐渐庞大,哪怕商鞅变法之后,已经收回三大氏族不少特权,但他们的一言一行,嬴政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也是因为如此,三大氏族的官员最多也只能是九卿,不可位列三公,否则权势滔天,他便找不到大臣去平衡。

赵凌的竟然是想推行他的政令,将他的门生学子安排进朝堂之上。

如此说来,坚定地封张良为相,也是应该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赵凌是想完成一次朝堂上的权力更替。

令嬴政心忧的是,那些三川学子真的能替代之前的老臣?

三大氏族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不可忽略,将他们都下狱,纵使三川学子有些才干,下达到各县郡的政令,谁人来执行?

三大氏族的人从中使绊,赵凌又能如何解决?

还有就是三大氏族的影响力巨大,赵凌将孟巍然等人下狱,寒了老秦人的心,只会顶上暴君的名号,天下还有何人会听他号令?

哎!终究还是太年轻,操之过急了。

嬴政已经决定,如果赵凌今日早朝无法平息三大氏族的怒火,那他就亲自出面,哪怕亲自去天牢中将孟巍然等人请出来也未尝不可。


这即是律法,也是皇族和氏族约定成俗的事情,蒙武根本不给西文彦他们面子,甚至说完看着西文彦:“西文彦,你身为常奉,这事你没与新皇讲?”

西文彦连忙争辩:“犬子他们出城是为陛下下达政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蒙武冷笑了一声:“三大氏族当真好大的威风,传达陛下的命令一定要嫡子去传吗?你们三人不知交出家族信物?陛下让你们儿子不必回咸阳,你们就真敢让他们不回来?”

孟巍然皱眉道:“蒙武,陛下有令,你想让我们抗旨不遵吗?”

白祁也附和道:“我等儿子赶赴灾区救济灾民,陛下仁德,让他们在外见见世面,回祖地拜祭先人,故而不限归期,此乃陛下宠信,蒙将军莫要学那谄媚小人斤斤计较。”

孟巍然也跟着阴阳怪气地说道:“蒙老将军,我三族开仓放粮,陛下才赐九州神石,蒙老将军该不是没嫉妒了吧?”

蒙武眼底火光闪烁,拳头捏得梆硬,冷笑着看了孟巍然一眼:“孟老头,今天老夫拳头太轻了?你也敢这么与老夫说话?”

三大氏族在大秦是深具威望,但遇到蒙武,给不给面子完全就要看他心情了。

孟巍然被吓得连忙往后退了两步,偷偷看了赵凌一眼,对蒙武呵斥道:“蒙武,陛下在此,你也敢逞凶?你至皇家脸面与何地?”

“呵!尖牙利嘴,老夫今日就算打了你,跟皇家脸面有何关系?始皇帝的命令你们都敢不尊,欺骗幼主,老夫打你是替始皇帝教训你。”

蒙武说着就真要开打。

赵凌见状,连忙喊道:“蒙老将军息怒!你听朕说完,你想要再打也不迟。”

蒙武的拳头都举起来了,听赵凌这么说,还是停了下来。

赵凌漫不经心地问道:“蒙老将军,先皇为何要定下三大氏族嫡系子弟不得擅出咸阳?”

蒙武眼角狠狠跳动,神情复杂地看着赵凌。

还能是为什么?

不就是顾忌三大氏族的势力,怕他们失去控制造反,嫡子嫡孙包括族长全都留在咸阳,也有当人质的意思。

心照不宣的事情,无论是考虑到双方的面子问题还是其他,始皇帝都不会当着三位族长的面说吧。

蒙武可是自幼习读兵法,他是莽,但他不是傻,他很清楚自己就算当着赵凌的面打孟巍然一顿,孟巍然其实也不会怎样计较。

但有些话,他要是说出来,那就是将整个蒙家彻底推到三大氏族对立面。

如果不是始皇帝下令让他追回三大氏族的嫡子,他也肯定不会出头的。

赵凌当着孟巍然他们的面问出这个问题就搞的他里外不是人了?

“蒙老将军不好回答,那就让朕来说吧。”赵凌嗤笑了一声,目光扫过西文彦他们,“无非就是觉得三大氏族在大秦的实力盘亘错杂,怕他们脱离皇权的控制,嫡子回到故地后割据一方,然后造反什么的,把他们当人质罢了。”

孟巍然他们三人面露惶恐之色。

西文彦连忙说道:“陛下,始皇帝留我等嫡子在咸阳,也只是想要重用他们,也是对我等氏族的重视,何来人质之说?我三族之人为大秦殚心竭虑,始皇帝兼并六国,我等提供粮草兵马,忠心耿耿,又何来造反之说?”

“陛下慎言啊!”

“爱卿说这话,自己信吗?”赵凌挥了挥手,“行了,朕将四位叫来,这里也没别人,朕也不是先皇,有些话就敞开了说。”


“公子,核实过了,前日陛下驾崩消息是真的!”

赵凌身着一袭黑色长衫,正在院中练剑,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匆匆进院,眼神中充满了激动之色。

“竟然是真的!”赵凌眉头紧皱,始终有些不敢相信。

今年是始皇三十五年。

一个月前,秦始皇焚书坑儒,扶苏上书劝谏,被贬上郡。

秦始皇应该是两年死后在东巡路上才对。

赵凌穿越成嬴政的二公子赵凌,史书之上都没个姓名,如果不是穿越,大概就会在两年后被胡亥处死。

他不想待在咸阳等死,故而在年幼的时候就在世人面前表现得愚笨痴呆,不习文也不练武,十三岁还不会写字,身体孱弱,连马都不会骑,这也让他的存在感显得极低。

秦始皇本来就把大秦的未来寄托在扶苏身上,见赵凌如此平庸无能,看在眼里也烦,赵凌说他想去三川郡当个郡守历练一番,秦始皇也就直接允了,还将朝中摸鱼的尉缭派去辅佐他。

这些年来,赵凌在三川郡暗中发展自身实力,用后世的一些发明制作出琉璃细盐砖瓦等珍稀之物,从六国贵族那里挣了不知多少钱。

他还招揽能人异士收为门客,好肉好酒招待,礼贤下士那套玩得炉火纯青,可谓是深得人心。

他又命人造船出海,寻来一些后世才有的农作物尝试培育,极大地提高了三川郡的粮食收成。

最后连火药大炮这些都让他搞出来了。

至于三川郡的情况,也是被赵凌通过各种方法封锁消息,前来的探子要么被收买,要么被掩埋。

哪怕是嬴政都快忘了自己这愚笨的二儿子,更不要说咸阳那些大臣们了。

赵凌原本想着,等嬴政驾崩之后,那也不用等别人了,自己直接带兵攻入咸阳,咸阳城内还有他老舅上将军王离里应外合,拿下赵高李斯之流轻而易举!

扶苏若是被逼死了,自己这个二公子不当皇帝谁当?

难道眼睁睁看着大秦帝国被赵高那个阉人把持?

赵凌脸上没有任何的悲伤,收了剑,扭头问一旁的白衣剑客:“盖先生,我命你训练的死囚营有多少人了?”

盖聂冷着张脸:“死囚营现在由韩信训练,应有万余人。”

听到万余人,赵凌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死囚营是他的敢死队,也是他的精锐部队。

一群本就该死之人,赵凌不仅免了他们死刑和牢狱,管他们吃喝,还许下从龙之功,让盖聂授他们武艺,他们岂有不拼命的道理?

赵凌又问老者:“尉丞相,若朕明日就要摆驾回咸阳宫,马匹军甲等一切军需可准备妥当了?”

这位老者正是秦朝有名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尉缭。

他本来是得到了嬴政赏识,但他迷信面相占卜,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旦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所以早就想要逃离咸阳。

当他见了赵凌,只因赵凌的面相便心生欢喜,再与赵凌探讨一些兵法之后,对赵凌倾佩不已,更是决心效忠,始皇帝命赵凌到三川郡当郡守,问朝中大臣谁愿辅佐,他自然第一个站出来。

尉缭听到赵凌自称朕,又喊他一声尉丞相,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满是笑意,激动地应和道:“陛下,万事皆已准备妥当,三川郡十万将士愿护送陛下回宫。”

“五千战马皆已披甲,十万副将士的战甲也打造齐全。”

“公输先生那边已造出三千把霹雳枪,钢珠子弹十万发,完全够用。”

“红衣大炮有些少,不过一百门,炮弹倒有三千发。”

“存储的粮食也够十万将士吃上一个月。”

尉缭在旁边如数家珍地说着,越说越兴奋。

他在赵凌身边待了五年,这五年里,三川郡在赵凌的管理下宛如人间仙境,原本的深山老林中被开垦出来,到处可见平整干净的道路。

三川郡的百姓,每家每户都有良田数亩,家畜十余只,每年还有不少余钱,更是住上了结实的砖瓦房。

对比大秦其他县郡百姓衣不裹体,食不果腹,三川郡的百姓过的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始皇帝驾崩,只要扶苏一死,赵凌根本无须召兵,身为二公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只需他一声令下,整个三川郡的男人都愿为他一战,又何止尉缭所说的十万将士?

这样的人若是当上皇帝,那才是天下百姓的福祉呢。

“尉丞相,飞鸽传书,命蒙恬护送扶苏公子到三川郡,明日辰时,让人将复扶苏公子被赐死自杀的消息传遍整个咸阳。”

“命韩信为上将军,明日辰时,全军开拔,酉时将咸阳城围住,以烟花为号,届时自会有人打开城门,不必攻城。”

“红衣大炮带上十门,在城门外打上几炮,只弄出些动静吓唬吓唬城里的人就好,别把城墙给轰坏了,否则还要朕花钱修。”

赵凌之所以准备这么多,可不是单单为了解决赵高和胡亥,夺取皇位。

秦始皇一死,项羽刘邦,诸子百家,以及那些六国余孽都会有所动作。

等他当上皇帝,这些人要么老老实实当他的臣民,自己还能保他们衣食无忧,只要敢反,那便让他们感受一下来自后世科技的碾压。

赵凌吩咐完尉缭,扭头问盖聂:“盖先生,可敢随朕先大军一步进咸阳探上一探?”

盖聂眼皮一抬:“有何不敢?”

尉缭闻言大惊失色,连忙劝道:“陛下何苦犯险?明日陛下亲率大军攻入咸阳,岂不更为稳妥,提前进城,若是遇上刺客……”

赵凌微微摆手,打断了尉缭的话:“尉丞相,咸阳城的将士也是朕的将士,若是能兵不血刃当然是最好的,盖先生在我身旁,什么刺客能近我身?”

尉缭老泪纵横,跪地叩拜,大呼:“陛下仁德!”

仁不仁德的,赵凌真不在乎,只是咸阳城中有太多他安插的人,真打起来容易伤到自己人。

尉缭跪在地上,叩首完毕,抬头之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劝诫道:“陛下,公子扶苏不可留!”

“丞相不必多言!领命就是!朕要扶苏活着。”赵凌手持长剑,吩咐完尉缭,对盖聂道,“盖先生,随朕进城,会一会那朝中的奸人!”

……

咸阳宫,始皇寝殿的密室之中。

始皇帝嬴政身着玄色便服,他眼中血丝密布,但声音依旧威严厚重:“章邯,赵高和李斯可将朕的旨意传去了上郡?”

章邯身披玄甲,半跪在地,垂首抱拳道:“禀陛下,中车府令与左丞相三日前已经将陛下御召快马送往上郡。”

嬴政闻言点头,满意地笑道:“朕倒要看看扶苏若是当上皇帝,又能有何等作为。”

一个月前,嬴政焚书坑儒,那是因为他的侍医夏无且检查出他已经中了丹毒,并验证了所谓的仙丹就是毒药。

那次坑杀的大都是一些招摇撞骗的方士,其中也不乏儒家那些想要控制扶苏的人。

夏无且时至今日也还没找到解丹毒的方法,推断嬴政最多还有三年寿命。

除了试探扶苏治国的能力,他还想看看,若是他驾崩了,朝堂上的六国贵族和诸子百家会有什么反应。

若是这些人敢露出一丝反意,或是想控制扶苏,那嬴政并不介意在临死之前大开杀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三年时间,嬴政要为扶苏清除一切后患!


西文彦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进言:“陛下!臣有话要说……”

赵凌看了他一眼,笑道:“爱卿有什么话,旦讲无妨。”

他有些疑惑,这老头想干嘛?难道他想反对自己成立科农院?

他是想死?还是活腻歪了?

真是给他好脸子给多了是吧?

西文彦躬身行了一礼,紧张地说道:“陛下新设科农院,乃是为天下社稷,为无数黎民造福,但阿房宫乃先皇建立用作行宫的,科农院官员虽是陛下门生,但以阿房宫为府衙,实乃对先皇不敬,还望陛下为科农院诸位官员另选地方建立府衙。”

“陛下!礼不可废啊!”

西文彦最后一句话直接跪在了地上,垂着头不敢看赵凌。

赵凌沉默了,就这?

他还以为西文彦跳出来是想要反对他成立科农院呢,结果竟然只是反对用阿房宫作为府衙。

果然,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同,每个人关注的点更是不尽相同。

赵凌沉声问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吗?”

西文彦依旧不抬头:“并无其他。”

赵凌目光扫过朝堂。

冯去疾起身道:“陛下,礼不可废,始皇帝驾崩,天下共哀,陛下身为人子,若在此时将阿房宫赐给臣子作为府衙,恐遭骂名,还望慎重。”

淳于越和蒙武竟然也跟着附议,满朝臣子见状纷纷附议。

赵凌再次沉默良久,忍不住问道:“诸位对此事之外,有关科农院的设立还有其他异议吗?”

朝上也跟着一片寂然。

还有什么异议?

无非就是你想把你的门生都留在朝堂,新成立一个科农院还不好吗?

其他的官职不就空出来了?

这是好事啊!

皇帝将手伸向各县郡,科农令的地位尊崇,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始皇帝之前不也有密卫吗?

科农院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反正只归皇帝管,这大家能有什么异议?

“既然诸位都无异议,阿房宫依旧停止修建,常奉西文彦,你在咸阳找一处府邸,给科农院臣子作为府衙。”

赵凌觉得自己也应该以这个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一下他们关注的点了。

赵凌难得妥协之后,三川学子的任命在一声声陛下圣明中完成,几乎没有任何的阻碍。

朝堂上的这些官员们更在意的不是什么科农院,而是之前死了那一批官员以及三族被罢免的官员他们的官位都空出来了。

三川学子尽归科农院,那这些官位的归属该如何划分?

西文彦、孟巍然他们希望赵凌能让他们的族人官复原职,冯去疾一众贵族代表也想安插自己的人,淳于越更想趁着这个机会加固儒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新皇登基,势必打破原有的朝堂格局,又到了利益重新划分的时候了。

赵凌的目光缓缓扫过朝堂上这些大臣们,最后目光落在蒙毅身上:“蒙毅,朕昨日封韩信为郎中令,等同撤了你的职,你可有异议?”

大秦原来的郎中令就是蒙毅,但郎中令掌管的事务繁多,主要负责宫廷警卫、统领和监督下级属官、殿中议论、宾客迎送这些事务,本就是皇帝心腹担任。

赵凌要重新掌控咸阳宫,郎中令这个职位自然是要换人的。

蒙毅拱手道:“蒙毅无异议。”

赵凌点头:“过两日等令兄护送扶苏回咸阳后,朕对你另有所托。”

此言一出,淳于越眼底闪过一丝精光,冯去疾则有些疑惑。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