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钉在一起的表格,铅笔在机构投资者询价区间画了圈,“买方最高只给到62美元,但客户要求不低于67。”
李逸扫了眼右下角的时间戳,离暗盘交易截止还有9小时。
3. 暗流涌动下午三点,李逸蹲在消防通道里给波士顿的养老基金打电话。
“我们确实需要医疗科技板块的配置,”对方首席投资官的声音混着咀嚼声,“但听说FDA审查可能延迟......”他挂断时手抖得差点握不住手机——这消息还没出现在任何新闻稿里。
回到工位时,汤姆正把脚翘在他显示器前吃三明治。
“菜鸟,你知道去年高盛搞砸了类似交易,最后赔了客户多少吗?”
番茄酱滴在键盘缝隙里,“八千万美元。”
4. 孤注一掷晚上八点,交易厅只剩李逸的屏幕亮着。
他把客户持仓拆分成三批:前两批挂在65美元吃进买方报价,最后5%股权留着搏开盘溢价。
当他把算法参数从“保守型”调到“激进型”时,马克突然出现在身后:“你确定要自己扛市商风险?”
李逸盯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电子钟,离截止还剩23分钟。
他想起2015年那个用助学贷款买股指期货的夏夜,父亲汇来的教育基金在账户里跳动的样子。
“我需要调用备用流动性池。”
他听见自己说。
5. 尘埃落定凌晨四点,纽交所的钟声通过直播传来时,李逸正趴在洗手台用冷水冲脸。
VitalTech开盘价定在68.5美元,他留在最后的那批股权以69.2美元被两家对冲基金抢购。
交易结算单从打印机吐出来的瞬间,安娜抱着咖啡壶轻笑:“你刚才改参数时,心跳频率超过华尔街87%的交易员。”
去地铁站的路上,李逸摸到口袋里被揉皱的薄荷糖。
这是今早出门时室友塞的,糖纸背面用圆珠笔写着“别搞砸”。
华尔街的晨雾正在散去,他忽然想起VitalTech首席财务官路演时频繁推眼镜的小动作——那家公司的真实财报,恐怕比招股书要难看得多。
第四章 逆风翻盘1. 开盘异动纽交所的电子钟跳到9:30时,VitalTech的股价像过山车般冲上71美元。
李逸的掌心在键盘上压出两道红印,彭